回访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

2024 年 9 月 21 日至 10 月 4 日,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组织代表团赴欧洲进行产业交流,除参加第十三届世界兔业科学大会(西班牙·塔拉戈纳)外,还走访德国与法国,深入考察兔业全产业链关键环节。

在西班牙期间,代表团在西班牙脱水苜蓿生产商协会(AEFA)协助下,访问了当地领先的脱水牧草企业VENSO集团,实地调研苜蓿从种植、加工到贸易运输的全产业链模式,并就脱水苜蓿在兔养殖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交流。

近日,在西班牙对外贸易发展和投资局(ICEX)与AEFA的共同推动下,西班牙脱水牧草项目组代表来到中国畜牧业协会,与兔业分会秘书长颉国忠、国际部主任艾琳、副主任张紫祺等举行会谈。双方就2024年考察成果、中国兔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合作方向展开务实沟通。

颉国忠秘书长介绍了中国兔业的发展现状。目前,全国兔只存栏量约6亿只,兔肉年产量稳定在48万吨。规模化养殖程度持续提升,能繁母兔存栏2000只以上规模场占比逐年增长,头部企业母兔存栏已达10万只。肉兔养殖占总量的90%,獭兔与毛兔规模则逐步下降。随着产业稳步发展,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持续增长。草粉在兔饲料中占比超过50%,年需求量近200万吨。

苜蓿因营养均衡、性价比高,已成为兔用核心草饲料,广受养殖户认可。此外,混合牧草、花生秧等也是常用饲草品类。目前兔业使用的苜蓿以颗粒形态为主,常与其他草料或精料配合使用。由于兔类对饲料较为敏感,原料安全检测(如霉菌筛查等)成为行业选型的关键考量。

中国兔业主要分布于山东、四川、重庆及江浙地区,这些区域紧邻南方消费市场与沿海港口,为进口饲草提供了广阔空间。在保障本地供应的同时,推动供应多元化与产品多样化,是兔业分会积极对接西班牙等全球优质饲草资源的初衷。

西班牙脱水牧草中国区代表Pablo Recio与叶紫女士表示,欧盟脱水牧草产业将持续提供高品质、稳定性强的产品,并聚焦中国多品类畜牧养殖需求,进一步推广适用于兔业及其他动物的西班牙脱水牧草产品,充分发挥优质饲草的价值。期待未来与中国畜牧业各领域开展更深度的交流对接与合作。

双方共同表示,将继续深化交流,推动中西牧草与兔业领域的务实合作。